
Telegram是什麼?為何在台灣受到關注?

在當今數位溝通環境中,Telegram 以其高效、安全與強調隱私的特性,逐漸成為全球用戶的熱門選擇,尤其在台灣,這款通訊軟體的使用人數近年來持續成長。它不僅僅是傳統的即時通訊工具,更因獨特的技術架構與功能設計,吸引大量重視資訊自主與社群運作的使用者。Telegram 最初憑藉端對端加密技術與高規格的資料保護機制,吸引了一批對主流通訊平台安全性存疑的群體。隨著時間推移,其支援超大型群組(最高達20萬人)、不限大小的檔案傳輸,以及可高度自訂的機器人系統,使它從單純的聊天工具,轉變為資訊整合、社群營運甚至商業應用的重要平台。
在台灣,Telegram 的崛起並非偶然。部分用戶選擇它,是出於對個人對話內容不被第三方存取的堅持,特別是在社群對資料外洩或監控議題日益敏感的背景下,Telegram 提供的加密機制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心理安全感。此外,Telegram 的頻道功能成為許多內容創作者、新聞媒體與意見領袖的首選發布管道。這種單向廣播模式不受演算法干擾,訊息能直接抵達訂閱者,避免了在其他社交平台被降權或隱藏的問題。同時,平台給予創建者極大的管理彈性,讓各類興趣社群、議題討論圈得以自由發展,形成活躍的數位聚落。這些特性共同促成 Telegram 在台灣資訊生態中佔據獨特位置,成為連結社群與傳播即時訊息的關鍵工具。
Telegram下載、註冊與繁體中文設定教學

對於首次使用 Telegram 的台灣用戶來說,完成下載、註冊並切換至繁體中文介面,是進入這個平台的第一步。整個過程直覺且快速,無論是新手或資深使用者都能輕鬆上手。以下將逐步說明如何在不同裝置上安裝與設定 Telegram,確保您能以最舒適的語言環境開始使用。
如何下載Telegram App(手機版iOS/Android)與電腦版
Telegram 支援跨平台同步,無論是行動裝置或桌面系統,皆能無縫接軌使用。
- 手機版 (iOS/Android):
- iOS 用戶:打開 Apple App Store,搜尋「Telegram」,點選「取得」即可免費下載安裝。
- Android 用戶:前往 Google Play 商店,搜尋「Telegram」,點擊「安裝」完成下載。
建議確認您的裝置作業系統符合應用程式的最低版本要求,以確保運作順暢。
- 電腦版 (Windows/macOS/Linux):
- 使用瀏覽器造訪 Telegram 官方網站(telegram.org)。
- 在首頁找到「適用於桌面版」或「Desktop Apps」選項,依您的作業系統選擇對應的下載連結。
- 下載安裝檔後,依照畫面指示完成安裝程序。
Telegram帳號註冊步驟詳解
不論使用手機或電腦,Telegram 的註冊流程都一致且簡便,主要依賴手機號碼進行身份驗證。
- 開啟 Telegram 應用程式,會出現歡迎畫面。
- 點選「開始傳訊」或「Start Messaging」,啟動註冊流程。
- 選擇國家代碼(通常自動偵測為台灣 +886),輸入您的真實手機號碼,請務必確認格式正確。
- 系統將發送一組驗證碼至該門號。此驗證碼可能以簡訊形式傳送,若您已有其他裝置登入 Telegram,也可能透過應用內訊息接收。
- 將收到的驗證碼填入指定欄位。
- 設定個人檔案,包括輸入名字與姓氏,並可選擇上傳頭像。此資訊將顯示給您的聯絡人。
- 完成上述步驟後,您的 Telegram 帳號即成功建立,可立即開始使用。
Telegram繁體中文語言包安裝與介面設定
Telegram 預設介面為英文,但可透過簡單操作切換為繁體中文,提升本地使用者的體驗。
- 啟動 Telegram 應用程式或電腦版。
- 點擊此繁體中文語言包連結:Telegram 繁體中文 (台灣) 語言包。此連結由社群維護,可直接觸發語言切換。
- 點擊後,系統會跳出提示視窗,詢問是否將介面更改為繁體中文,選擇「CHANGE」或「更改」。
- 若上述方式未生效,可手動進入「設定」>「語言」,從清單中選擇「繁體中文 (Traditional Chinese)」完成設定。
<4>確認後,整體介面將立即轉換為繁體中文。4>
探索Telegram核心功能:群組、頻道與安全通訊

Telegram 能在競爭激烈的通訊軟體市場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其對社群功能的深度優化與對使用者隱私的重視。相較於僅提供基本聊天功能的平台,Telegram 在群組管理、資訊傳播與資料保護方面展現出高度彈性與安全性。
Telegram群組與頻道的差異與應用
群組與頻道是 Telegram 兩大核心社群功能,但運作模式截然不同,適合的使用情境也各異。
- 群組 (Groups):
- 雙向互動:所有成員皆可發言、分享檔案與媒體,適合開放討論。
- 高容量支援:最多可容納 20 萬人,適用於大型興趣社群、企業團隊協作或活動籌備群。
- 應用場景:同學會、粉絲團、工作小組、地方議題討論等。
- 管理機制:提供管理員權限設定、禁言、刪除訊息、踢除成員等工具,確保群組秩序。
- 頻道 (Channels):
- 單向廣播:僅管理員可發布內容,成員僅能閱覽,確保訊息傳遞的純粹性。
- 成員無上限:適合大規模訊息推送,如新聞快報、品牌公告或教學內容。
- 應用場景:媒體機構、自媒體頻道、政府即時公告、股市分析、活動倒數等。
- 透明度設計:訊息會顯示閱覽次數,但成員身分彼此隱蔽,保護個人隱私。
在台灣,許多即時資訊如天災警報、交通異常、限時優惠或政策更新,皆透過 Telegram 頻道快速傳播,而熱門話題的深度討論則多集中在群組中進行。
密聊(Secret Chats)與端對端加密:Telegram的隱私防線
Telegram 的隱私聲譽,很大程度來自其「密聊」功能與加密技術的結合,為敏感對話提供額外防護。
- 密聊 (Secret Chats):
- 專為高度隱私需求設計,採用 端對端加密(E2EE),Telegram 伺服器無法存取內容。
- 支援「閱後即焚」功能,可設定訊息在閱讀後自動消失。
- 多數裝置上禁止截圖,或在對方截圖時發出通知。
- 訊息無法轉傳,防止內容外流。
- 僅在啟用該對話的兩台設備間同步,不儲存於雲端。
- 端對端加密 (E2EE):
- 目前僅應用於密聊與語音通話,確保通話內容不被竊聽。
- 一般雲端聊天雖有加密,但加密金鑰由 Telegram 伺服器持有,理論上存在被調取的可能。
- Telegram 官方強調其分散式伺服器架構,將金鑰儲存於不同司法管轄區,提升資料安全性。
其他實用功能:貼圖、檔案傳輸與機器人
除了通訊與社群功能,Telegram 還提供多項提升效率與樂趣的工具。
- 豐富貼圖庫:平台開放用戶創作與上傳貼圖,擁有大量動態與靜態選擇,並可建立個人專屬貼圖集。
- 無限制檔案傳輸:支援任何格式檔案,單一檔案最大可達 2GB,所有內容自動儲存於雲端,方便跨裝置取用。
- 機器人 (Bots):透過 API 開放,第三方可開發功能多元的機器人,如自動翻譯、投票、新聞摘要、語音轉文字、群組管理等,極大擴展應用可能。
- 自訂主題:使用者可更換聊天背景、調整色彩主題,打造個人化介面。
Telegram在台灣的應用情境與潛在風險
Telegram 在台灣的普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衍生出獨特的社會現象與資安隱憂。理解其雙面性,有助於使用者更理性地運用此平台。
台灣社群與資訊傳播:Telegram扮演的角色
在台灣的數位生態中,Telegram 已成為多種社群與資訊流通的重要載體。
- 即時資訊樞紐:許多新聞媒體、獨立記者與自媒體創作者透過頻道發布第一手消息,尤其在重大事件或政策變動時,資訊傳播速度極快。
- 興趣聚落中心:從動漫、攝影、登山、美食到加密貨幣投資,各類愛好者透過群組聚集,進行深度交流與資源分享。
- 公民社會平台:在社會運動或公共議題討論中,Telegram 因其相對匿名與加密特性,成為組織者傳遞訊息、協調行動的工具之一。
- 個人品牌經營:越來越多創作者選擇 Telegram 頻道作為內容訂閱平台,直接與支持者互動,避免平台演算法干擾。
台灣用戶常見的Telegram詐騙手法與預防
由於 Telegram 的匿名性與封閉群組特性,也成為詐騙集團覬覦的目標,台灣用戶需特別留意以下常見手法。
- 投資詐騙:假藉「股市達人」、「虛擬貨幣專家」名義,誘導加入高報酬投資群組,最終騙取資金。常見話術如「穩賺不賠」、「內部消息」等。
- 假冒官方:偽裝成銀行、電信公司或政府單位,發送釣魚連結,聲稱帳戶異常或有罰單未繳,騙取個資或銀行密碼。
- 色情交友詐騙:使用虛假頭像建立信任,誘導進行視訊或加入付費群組,再以「解鎖費」、「保證金」等名義要求匯款。
- 惡意連結與軟體:傳送偽裝成檔案或網頁的連結,點擊後可能導致帳號盜用或裝置被植入惡意程式。
根據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統計,近年利用通訊軟體的詐騙案件持續攀升。建議民眾撥打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 查證可疑訊息,並定期更新防毒軟體。
隱私保護與資安疑慮:台灣用戶需知
儘管 Telegram 強調隱私,但仍有幾點需使用者自行留意。
- 非所有聊天皆端對端加密:僅「密聊」具備此功能,一般聊天內容仍儲存於雲端,理論上存在被調取風險。
- 手機號碼綁定風險:帳號與門號直接關聯,若門號遭盜用,可能導致帳號被入侵。
- 建議啟用兩步驟驗證:在「設定」中設定額外密碼,即使門號被冒用,仍可防止他人登入。
- 內容審核機制較弱:平台對非法或爭議內容的管控較寬鬆,使用者需自行判斷資訊真偽,避免轉傳不實訊息。
台灣政府對Telegram的態度與管制討論
Telegram 因其加密與去中心化特性,在台灣引發政府部門對假訊息與犯罪防治的關注,相關討論持續發酵。
從新聞事件看台灣對Telegram的關切
台灣政府對 Telegram 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面向:
- 假訊息傳播:在選舉期間或公共衛生危機中,Telegram 頻道曾被用來散播未經查證的資訊,影響社會穩定。主管機關多次呼籲大眾提高警覺。
- 詐騙犯罪工具:警政與法務單位指出,Telegram 已成為詐騙集團的重要溝通平台,尤其在投資與交友詐騙案件中占比顯著。
- 國安與執法挑戰:由於伺服器設於海外,且 Telegram 對資料調取持嚴格立場,導致執法機關在偵辦案件時難以取得證據,引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例如,司法院曾發布新聞稿,提醒民眾注意網路詐騙風險,其中亦提及通訊軟體平台的使用安全。
未來潛在的政策影響與用戶因應之道
面對這些挑戰,台灣可能採取以下措施因應:
- 強化公眾教育:透過媒體與學校管道,加強民眾對假訊息與詐騙手法的辨識能力。
- 推動國際合作:與 Telegram 所在國協商司法互助,建立合法資料調取機制。
- 立法研議:針對平台責任、數位犯罪防治等議題,進行法律框架的檢討與調整,力求在言論自由與公共安全間取得平衡。
對一般用戶而言,應主動查證資訊來源、不輕信高報酬投資,並務必啟用兩步驟驗證,養成良好的數位使用習慣,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時,降低風險。
Telegram與台灣主流通訊軟體比較 (LINE/Messenger)
在台灣,LINE 與 Facebook Messenger 仍為主流,但 Telegram 提供不同的使用價值。以下從多個面向進行比較,幫助您選擇適合的工具。
功能、隱私、社群生態多維度比較
特性 / 軟體 | Telegram | LINE | Facebook Messenger |
---|---|---|---|
主要定位 | 安全、高速、社群廣播、大型群組 | 生活、社交、支付、商務、官方服務 | 社交、朋友互動、廣告 |
加密方式 | 密聊:端對端加密;雲端聊天:伺服器加密 | 預設端對端加密 (Letter Sealing) | 預設端對端加密 (自2023年底逐步啟用) |
群組容量 | 最高20萬人 | 最高500人 | 最高250人 (群組聊天室) |
頻道功能 | 有 (單向廣播,無上限成員) | 有 (LINE官方帳號,需申請) | 無 (可透過粉專發訊息,但非頻道模式) |
檔案傳輸 | 單檔最大2GB,無總容量限制 | 單檔最大1GB (照片無損),有雲端容量限制 | 單檔最大25MB |
貼圖 | 免費且豐富,用戶可自製 | 付費、免費皆有,商業模式之一 | 免費為主,選擇較少 |
機器人 | 強大且功能多元,開放API | 官方或合作廠商提供,功能較限縮 | 有限,主要用於商業客服或自動回覆 |
匿名性 | 註冊需手機號碼,但可設定不顯示;可使用假名 | 註冊需手機號碼,實名制傾向;ID搜尋 | 需Facebook帳號,實名制;可搜尋臉書好友 |
台灣普及 | 成長中,特定社群使用 | 極高,全民普遍使用 | 高,多數Facebook用戶使用 |
資安詐騙 | 詐騙頻傳,用戶需高度警覺 | 詐騙常見,釣魚連結、假冒親友 | 詐騙常見,假冒好友、粉專 |
付款功能 | 無 | 有 (LINE Pay, LINE Bank) | 有 (Facebook Pay,台灣使用率低) |
政府態度 | 較為關注假訊息與詐騙,管制討論中 | 合作密切,政府機關常利用其發布資訊 | 合作密切,政府機關常利用其發布資訊 |
如何選擇適合你的通訊工具?
選擇通訊軟體應依個人需求而定:
- 若您重視隱私、需參與大型社群或訂閱專業資訊,Telegram 是理想選擇。
- 若您主要用於親友聯絡、接收優惠、使用行動支付或政府服務,LINE 仍是不可替代的日常工具。
- 若您活躍於 Facebook 生態,Messenger 可讓您輕鬆與好友互動。
許多台灣用戶採取「多平台並用」策略:用 LINE 與家人朋友溝通,用 Telegram 獲取特定資訊或參與匿名討論,用 Messenger 維持 Facebook 好友連結。根據情境靈活搭配,才能最大化數位溝通的效益與安全性。
Telegram台灣常見問題 (FAQ)
Telegram在台灣是否合法?會被政府監控嗎?
Telegram在台灣是合法使用的通訊軟體。台灣政府不會直接「監控」所有Telegram用戶的訊息。然而,若涉及刑事犯罪,台灣執法機關可能會循司法途徑,根據法律規定向Telegram請求提供相關資料。但由於Telegram的伺服器位於海外且對用戶數據有嚴格政策,資料取得存在一定難度。
如何找到台灣本地的Telegram群組或頻道?
您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尋找:
- **搜尋功能:** 在Telegram的搜尋欄位輸入關鍵字,例如「台灣」、「台北美食」、「股市」等,可能會找到相關的群組或頻道。
- **社群推薦:** 許多社群網站、論壇或臉書社團會分享台灣的Telegram群組/頻道連結。
- **專門網站:** 有些網站會整理台灣地區的Telegram群組/頻道清單。
- **朋友推薦:** 直接向朋友詢問他們是否有推薦的台灣在地群組或頻道。
Telegram相較於LINE或Facebook Messenger,隱私保護真的比較好嗎?
Telegram在隱私保護方面有其獨特優勢,特別是其「密聊(Secret Chats)」功能提供端對端加密和閱後即焚等機制,安全性極高。然而,一般雲端聊天雖然也加密,但金鑰儲存在Telegram伺服器,並非預設端對端加密。相較之下,LINE和Facebook Messenger近年來也已普遍實施端對端加密,尤其是一對一訊息。因此,隱私保護的優劣取決於您如何使用Telegram(是否多用密聊)以及您對各平台政策的信任程度。
萬一不小心點到Telegram詐騙連結,我該怎麼辦?
若不小心點到詐騙連結,請立即採取以下步驟:
- **勿輸入任何資訊:** 如果連結要求您輸入帳號、密碼、身分證字號或銀行資訊,請立即停止操作。
- **斷開網路:** 暫時關閉Wi-Fi或行動數據,以防止惡意軟體繼續傳輸資料。
- **更改密碼:** 立即更改您所有重要帳號(如銀行、Email、社群媒體)的密碼,尤其是與Telegram帳號綁定的密碼。
- **掃描惡意軟體:** 使用防毒軟體對手機或電腦進行全面掃描。
- **向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報案:** 撥打165或前往警局報案,提供相關資訊。
- **通知親友:** 提醒親友注意,避免他們也受害。
Telegram有中文客服嗎?遇到問題時該向誰求助?
Telegram沒有提供官方的中文客服電話或即時線上中文客服。遇到問題時,您可以:
- **查閱官方FAQ:** Telegram官網有詳細的常見問題解答 (Support FAQs),但主要為英文。
- **社群協助:** 在Telegram中搜尋相關的中文幫助群組,可能會有熱心用戶提供協助。
- **發送郵件:** 您可以嘗試透過官方提供的電子郵件地址(例如 [email protected] 處理安全問題)聯繫,但回覆速度和語言可能有限。
Telegram可以傳送大型檔案嗎?有容量限制嗎?
是的,Telegram在檔案傳輸方面非常強大。單一檔案最大可傳送2GB,且沒有總體儲存空間限制。所有傳送的檔案都會儲存在Telegram的雲端伺服器上,您可以隨時隨地從任何裝置存取。
如何在Telegram上封鎖或檢舉騷擾訊息?
您可以輕鬆封鎖和檢舉騷擾訊息:
- **封鎖用戶:** 點擊對方頭像進入個人資料頁面,選擇「封鎖用戶」。被封鎖的用戶將無法再向您發送訊息或看到您的上線狀態。
- **檢舉訊息:** 長按騷擾訊息,選擇「檢舉」,然後選擇檢舉原因(如垃圾訊息、暴力、色情等),Telegram會審核並處理。
Telegram的「密聊」功能和一般聊天有什麼不同?
密聊與一般聊天最大的不同在於其隱私與安全機制:
- **加密方式:** 密聊使用端對端加密,只有通訊雙方能閱讀;一般聊天則採用伺服器加密。
- **數據儲存:** 密聊僅儲存於雙方設備,不存於雲端;一般聊天內容會同步儲存於雲端,方便多裝置存取。
- **特殊功能:** 密聊提供閱後即焚、截圖限制和禁止轉傳等功能,一般聊天則無。
- **裝置綁定:** 密聊僅限於啟動該對話的兩台設備,無法在其他設備上同步顯示。
我的Telegram帳號被盜了,有辦法救回嗎?
若帳號被盜,您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手機驗證碼重新登入:** 嘗試用您的手機號碼重新登入Telegram。如果您的帳號有設定兩步驟驗證,需要輸入額外密碼。
- **兩步驟驗證:** 如果您有設定兩步驟驗證且記得密碼,可以輸入密碼取回。如果忘記,通常會有一個恢復信箱的選項。
- **聯繫Telegram支援:**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效,您可能需要向Telegram支援團隊發送郵件,詳細說明情況,並提供相關證據以證明帳號所有權。
- **防範措施:** 強烈建議啟用兩步驟驗證,並妥善保管您的手機和驗證碼,避免使用公共Wi-Fi登入帳號。
Telegram在香港的使用情況和台灣有何異同?
Telegram在香港和台灣都受到廣泛關注,但其使用情境和社會影響存在異同:
- **共同點:** 兩地用戶都看重Telegram的隱私保護、加密通訊和大型群組/頻道功能。資訊傳播、興趣社群和抗議活動中的組織協調是其主要應用。
- **相異點:** 在香港,Telegram因其加密和匿名性,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中扮演了更為關鍵的角色,成為抗議者組織行動和傳遞資訊的重要工具。這也導致香港政府對其的關注度更高,並曾有執法部門試圖獲取用戶數據的案例。在台灣,Telegram則更多地聚焦於假訊息、詐騙和一般社群資訊傳播,政府的管制討論也主要圍繞這些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