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台灣時間幾點開盤?一覽標準交易時段

對於身處台灣與香港的投資者來說,想要參與全球最大、最具流動性的美股市場,掌握精確的開盤與收盤時間,是投資旅程的第一步。美股的交易節奏由美國東部時間主導,然而這套時間體系在跨越國際換日線後,對亞洲投資人而言卻成了需要反覆換算的課題。除了固有的時差問題,每年兩次的夏令與冬令時間切換、美國國定假日的休市安排,以及盤前盤後交易機制,都讓投資規劃變得更為複雜。
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技進步與券商服務普及,越來越多亞洲投資人開始參與美股盤前與盤後交易,試圖在非標準時段搶佔先機。然而,這些延伸交易時段雖帶來靈活性,也伴隨著流動性不足、價格跳空等風險。因此,理解完整的交易架構,不僅是為了知道「什麼時候能交易」,更是為了判斷「什麼時候適合交易」。
美股市場的每日交易節奏解析
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與那斯達克(NASDAQ),其標準交易時段固定為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9 點 30 分至下午 4 點。這個時間範圍是市場流動性最高、資訊最透明、成交最順暢的核心時段,也是大多數投資策略運作的基礎。
然而,對於台灣與香港投資者來說,這個「上午到下午」的交易時間,在換算後卻落在當地時間的深夜至凌晨。由於美東與台港之間存在 12 或 13 小時的時差,且會隨著夏令時間調整而變動,投資人必須清楚掌握這項變數,才能精準安排盯盤或下單時機。
以下是美股標準交易時段在不同季節下的時間對照表,幫助您快速換算:
時區 | 美東時間 | 台灣時間 | 香港時間 |
夏令時間 | 上午 09:30 – 下午 04:00 | 晚上 09:3游戏副本 – 凌晨 04:00 | 晚上 09:30 – 凌晨 04:00 |
冬令時間 | 上午 09:30 – 下午 04:00 | 晚上 10:30 – 凌晨 05:00 | 晚上 10:30 – 凌晨 05:00 |
備註:夏令時間期間,美東與台港時差為 12 小時;冬令時間則為 13 小時。兩地時間一致,無需額外換算。
夏令與冬令時間切換:每年兩次的作息調整
美國實施「日光節約時間」制度,每年透過調整時鐘來延長夏季的日照使用時間。這項政策雖出發點為節能,卻直接影響了全球投資人的交易時程。
具體切換時間如下:
- 夏令時間啟動: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美東時間凌晨 2 點鐘面撥快一小時。此時,台灣與香港時間的開盤點將從晚上 10:30 提早至晚上 9:30,對投資人而言等於少熬一小時。
- 冬令時間啟動:每年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美東時間凌晨 2 點鐘面撥慢一小時。相對地,美股開盤時間在台港時區將延後至晚上 10:30,收盤也跟著延到凌晨 5 點。
這項年度變動看似僅差一小時,但對長期需熬夜盯盤的投資者來說,作息調整仍具實質影響。建議可提前數日逐步調整睡眠時間,並利用交易工具減少對即時盯盤的依賴。
美股盤前與盤後交易時間詳解

除了標準交易時段,美股市場也開放盤前與盤後交易,讓投資人能在正常開市前或收市後進行交易。這項機制最初是為了讓市場能即時反映企業在非交易時間公布的財報、重大併購消息或國際突發事件,如今已成為許多交易者策略布局的重要環節。
盤前交易讓投資人有機會在開盤前建立部位,搶占價格優勢;盤後交易則提供調整倉位、反應盤後財報或新聞的空間。然而,這兩個時段的市場特性與常規交易截然不同,參與前務必了解其運作邏輯。
盤前與盤後交易時間對照
各大券商提供的盤前盤後交易服務,通常涵蓋以下時段:
時區 | 美東時間 | 台灣時間 | 香港時間 |
夏令時間 | 盤前:上午 04:00 – 上午 09:30 | 盤前:下午 04:00 – 晚上 09:30 | 盤前:下午 04:00 – 晚上 09:30 |
盤後:下午 04:00 – 晚上 08:00 | 盤後:凌晨 04:00 – 上午 08:00 | 盤後:凌晨 04:00 – 上午 08:00 | |
冬令時間 | 盤前:上午 04:00 – 上午 09:30 | 盤前:下午 05:00 – 晚上 10:30 | 盤前:下午 05:00 – 晚上 10:30 |
盤後:下午 04:00 – 晚上 08:00 | 盤後:凌晨 05:00 – 上午 09:00 | 盤後:凌晨 05:00 – 上午 09:00 |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券商都提供完整的盤前盤後交易時段,且交易商品也可能受限。投資人應先向所屬券商確認服務範圍與交易規則。
盤前盤後交易的策略應用與潛在風險
對台灣與香港投資者而言,盤前交易尤其具有時間優勢——夏令時間下午 4 點、冬令時間下午 5 點即可開始交易,正好落在下班後或晚餐時間,無需徹夜守候。
常見的策略應用情境包括:
- 財報反應:許多企業選擇在盤後公布財報。若營收與獲利優於預期,股票可能在盤後交易中立即上漲。投資人可於盤後時段建立多單,或於次日盤前追價。
- 重大新聞應對:國際政經事件、產業政策變動或突發災難,常在美股休市期間發生。盤前交易提供第一時間調整部位的機會。
- 鎖定止損或獲利:若持有部位面臨利空消息,可在盤後立即出脫,避免隔日開盤跳空下跌造成更大損失。
然而,盤前盤後交易的風險不容忽視:
- 流動性較低:參與者較少,成交量稀疏,導致買賣掛單深度不足,大額委託可能難以成交。
- 價格波動劇烈:少數交易即可引發價格大幅跳動,容易出現「空單」或「軋空」行情,增加進出場的不確定性。
- 買賣價差擴大:由於供需不平衡,價差可能遠高於常規交易時段,變相提高交易成本。
- 資訊不對稱:機構與專業交易者往往擁有更快的資訊管道與自動化交易系統,在盤前盤後時段具備明顯優勢。
- 訂單類型限制:多數券商僅允許在延伸時段使用限價單,禁止市價單,以防投資人因價格跳空而承受過大損失。
建議初學者以小額試水溫,並嚴格使用限價單控制風險。可將盤前盤後交易視為「反應機制」,而非主要交易時段。
美股休市日與提前收盤日曆 (2024-2025 年)

美股並非全年無休,美國的國定假日直接決定市場是否開盤。對於跨時區投資者而言,忽略休市日可能導致訂單延遲、策略失誤,甚至錯失調整部位的最後機會。
此外,部分節日前夕會提前收盤,例如獨立日、感恩節與聖誕節前夕。這些「半日交易」雖有交易,但時間縮短,流動性也可能下降,影響交易執行品質。
以下是 2024 至 游戏副本 年美股主要休市與提前收盤日程,供您提前規劃:
日期 (2024) | 假日名稱 | 交易時間 | 台灣/香港時間 (夏令/冬令) |
1 月 1 日 | 元旦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1 月 15 日 | 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 SQLiteDatabase |
2 月 19 日 | 總統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3 月 29 日 | 耶穌受難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5 月 27 日 |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6 月 19 日 | 六月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7 月 3 日 | 獨立日前夕 | 提前收盤 (美東下午 1:00) | 台灣/香港凌晨 1:00 (夏令) |
7 月 4 日 | 美國獨立紀念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9 月 2 日 | 勞動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11 月 28 日 | 感恩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11 月 29 日 | 感恩節後一日 | 提前收盤 (美東下午 1:00) | 台灣/香港凌晨 2:00 (冬令) |
12 月 24 日 | 聖誕節前夕 | 提前收盤 (美東下午 1:00) | 台灣/香港凌晨 2:00 (冬令) |
12 月 25 日 | 聖誕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日期 (2025) | 假日名稱 | 交易時間 | 台灣/香港時間 (夏令/冬令) |
1 月 1 日 | 元旦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1 月 20 日 | 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日 |
2 月 17 日 | 總統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4 月 18 日 | 耶穌受難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5 月 26 日 |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6 月 19 日 | 六月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7 月 3 日 | 獨立日前夕 | 提前收盤 (美東下午 1:00) | 台灣/香港凌晨 1:00 (夏令) |
7 月 4 日 | 美國獨立紀念日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9 月 1 日 | 勞動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11 月 27 日 | 感恩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11 月 28 日 | 感恩節後一日 | 提前收盤 (美東下午 1:00) | 台灣/香港凌晨 2:00 (冬令) |
12 月 24 日 | 聖誕節前夕 | 提前收盤 (美東下午 1:00) | 台灣/香港凌晨 2:00 (冬令) |
12 月 25 日 | 聖誕節 | 全日休市 | 全日休市 |
備註:提前收盤日,交易於美東時間下午 1 點結束。換算為台港時間,夏令為凌晨 1 點,冬令為凌晨 2 點。建議在這些日子提前完成交易,避免尾盤流動性枯竭。
美股週末會開盤嗎?六日交易時間解析
與全球多數股票市場相同,美股在週末並不開市。每週六與週日,紐約與那斯達克交易所均處於休市狀態,不接受任何交易指令。
此設計不僅是傳統慣例,也為清算、結算、系統維護與風險控管提供必要時間。投資人若在週末下單,該委託單將被保留,直到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後才會進入市場撮合。
雖然個別股票無法交易,但部分美股相關的期貨與 ETF 在特定交易所仍可能於週末提供盤後交易,但流動性極低,一般投資人應避免參與。
台灣/香港投資者如何查詢美股最新交易時間與休市資訊?
由於美股交易時間受季節、節日與政策調整影響,投資人應建立定期查閱最新資訊的習慣,避免因資訊落差而影響操作。
建議資訊來源如下:
- 券商平台:如 Firstrade、Interactive Brokers 等主流券商,會在其 APP 或官網首頁公告休市日與交易時間,部分更自動轉換為用戶所在地時間,是最直接的參考。
- 交易所官方網站: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與那斯達克(NASDAQ)官網提供年度交易日曆,資訊最為權威。可訪問 NYSE 的市場時段頁面 或 NASDAQ 的節日專區 查閱。
- 財經媒體:路透、彭博、雅虎財經等平台會在節日前發布美股休市提醒,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快速掌握。
- 設定提醒:利用手機日曆建立「美股開盤提醒」,或使用時區轉換 APP 追蹤美東時間,確保不會錯過重要時刻。
養成交易前先確認市場狀態的習慣,是穩健投資的基本功。
美股交易時差大作戰:台灣/香港投資者的實用技巧
面對與本地作息嚴重錯開的美股交易時間,投資人不必非得選擇「徹夜盯盤」或「完全放棄」兩極化策略。透過工具與方法的運用,可以在風險控管與生活品質之間取得平衡。
以下是針對亞洲投資者的實用建議:
- 彈性調整作息:若從事短線交易,可考慮在美股開盤前小睡片刻,或於收盤後補眠。避免長期睡眠不足影響判斷力。
- 善用限價單:設定買賣價格,讓交易自動執行。即使入睡,也能在目標價位進場或出場,有效捕捉行情。
- 使用條件單:例如止損單、移動止損單,可在股價觸及預設條件時自動賣出,防止重大損失,特別適用於持有部位過夜的投資人。
- 聚焦盤前交易:盤前時段常反映隔夜新聞與亞洲市場走勢,且時間落在台灣下午至晚間,較易參與。可作為每日觀察市場情緒的窗口。
- 建立觀察清單與警報:將關注股票加入清單,並設定價格或新聞警報。一旦觸發,手機即會通知,無需時時刷新畫面。
- 使用多時區時鐘:在電腦或手機上顯示美東時間,隨時掌握市場狀態。許多時鐘 APP 支援多時區同步顯示。
- 觀察美股期貨:即使美股休市,標普 500、納斯達克 100 期貨仍在全球交易所交易。其走勢常預示下一個交易日的開盤方向,可作為參考指標。
投資是長跑,而非衝刺。與其強行適應美國時間,不如善用現代工具,打造符合自身節奏的交易模式。
美股冬令時間通常什麼時候開始和結束?
美股的冬令時間(標準時間)通常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開始,屆時美國東部時間會將時鐘撥慢一小時。而夏令時間則在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開始,時鐘會撥快一小時。
美股週末(週六、週日)有開盤嗎?
沒有。美股市場在週末(週六、週日)是完全休市的,不進行任何交易活動。標準交易日為每週一至週五,國定假日除外。
如果美股遇到美國國定假日,台灣/香港時間會如何休市?
如果美股遇到美國國定假日,交易所會全天休市。這表示在台灣或香港時間,該日將不會有任何美股交易。部分節假日可能會提前收盤,屆時台灣/香港的收盤時間也會相應提前。
盤前交易和盤後交易有什麼不同?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盤前交易是在標準開盤前進行,盤後交易則是在標準收盤後進行。兩者都允許投資者在正常交易時段外進行買賣,以應對突發新聞或財報。主要風險包括:
- 流動性較低:成交量小,難以快速成交。
- 波動性較大:價格容易劇烈變動。
- 買賣價差擴大:交易成本可能較高。
- 資訊不對稱:部分投資者可能擁有更及時的資訊。
台灣或香港的投資者,晚上幾點可以開始交易美股?
台灣或香港的投資者最早可以在美股盤前交易時段開始交易。夏令時間約從台灣/香港時間下午 4 點開始,冬令時間則約從台灣/香港時間下午 5 點開始。
如何查詢最新的美股開盤時間和休市資訊?
美股的夏令時間和冬令時間對交易有什麼實質影響?
夏令時間和冬令時間的切換會導致美股在台灣/香港時區的開盤和收盤時間提早或延後一小時。例如,在夏令時間,美股會比冬令時間提早一小時開盤,這對於需要熬夜盯盤的投資者來說,直接影響作息規劃。
除了標準交易時段,盤前盤後交易的流動性如何?
盤前盤後交易的流動性通常比標準交易時段低。由於參與者較少且交易量較小,成交可能較為困難,買賣價差也可能擴大,這使得在這些時段進行大額交易或快速進出變得更具挑戰性。
我的美股券商APP會自動顯示台灣/香港時間的開盤時間嗎?
大多數主流美股券商的 APP 都會自動偵測您的手機時區,並將美股的開盤、收盤時間轉換為您所在地的當地時間顯示。但仍建議您在首次使用時或遇到時間變動時,再次核對以確保資訊無誤。
美股如果提前收盤,收盤時間會是幾點(台灣/香港時間)?
如果美股提前收盤,通常會是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1 點。換算成台灣/香港時間:
- 在夏令時間,會是台灣/香港時間凌晨 1 點收盤。
- 在冬令時間,會是台灣/香港時間凌晨 2 點收盤。